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虚拟社会管理 当下,社会管理创新正在有序推进,而网络这一虚拟社会的管理无疑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社会管理不好,也会影响现实社会的...
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虚拟社会管理
当下,社会管理创新正在有序推进,而网络这一虚拟社会的管理无疑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社会管理不好,也会影响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网络管理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和执政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早已成为了社情民意新的主要表达载体。网络舆论出自社会各个基层,特别是“草根阶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最“原汁原味”的民意。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在考察人民网时强调,“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近年来,我们都见证了各级党政机关从“怕网”到“用网”这一过程的进步。面对新闻传播和舆论导向的新格局,提高网络管理能力,无疑可以为党和政府把握社情民意、推动科学执政、促进社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政府依法管理互联网,制止网上黄赌毒泛滥,规范和打击网络水军,堵截恐怖势力借新媒体兴风作乱,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也留下了一些值得总结的思考。一个核心问题是,是要不断扩充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让政府扮演全知全能的网络警察角色,以“有形的手”强力扑杀网上各种“有害信息”,还是要充分尊重网络传播规律,更多地以“无形的手”调节网络舆论生态,推动互联网发挥自我净化的功能,推动网民在网络社区实现“自律”和“自治”?在互联网舆论方面,单一威权手段更容易激起网民的抵触心理。对于“未知超过已知”的互联网,更需要找到自身的制衡力量。
允许不同声音彼此竞争,让网络的自我净化机制效能最大化
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吸纳了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能量越大,责任也越大。一些未经证实的传言,甚至是涉嫌诽谤的恶意炒作和谣言也传播开来。2011年,网上就出现了武侠小说家金庸的第二次“病故”、广州眼癌儿的母亲闹市跪求救助、“宁可为妓绝不为师”的杭州“西子可儿”、“南昌大桥数百人自杀”等谣言,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困扰。如何廓清意见表达和侵权等不法行为的边界,维系理性的讨论氛围?
于是,一些网站运营方、民间机构和专业人士行动起来,以微博账户发布“辟谣”信息,借助调查研究和专业知识,甄别网上流传信息,为某些情绪化的舆论热点降温,让意气风发的“意见领袖”发声时多了一份谨慎。从积极的角度看,网络舆论场应该形成这样的制衡和对冲机制。新浪网在2011年岁末设立了“微博辟谣”官方账户,现已发布约250条辟谣信息,粉丝62万。新浪辟谣小组每天收到的求证和举报信息过百条,忙的时候甚至需要三十多个人同时工作。造谣者将被暂停发帖和启动“被关注”功能。
说到底,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有赖于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郭美美”风波中,曾有网友主张“人肉搜索”,邀请电信机构内部人士利用职务之便,将郭美美的通讯信息曝光。这一提议立刻遭到多数网民的否决,理由是“程序正义”更为重要。金庸两次“被死亡”的谣言,发端于微博,也迅速消解于微博;日本地震后的中国抢盐风波中,微博成了辟谣的主力;一对演员夫妇敌视同性恋者的微博言论,也受到网民的普遍批评。
粉时代:http://www.96s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