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新媒体小编看了之后,都叫着说不会写公关稿了。你们,你们是认真的吗? 总有些热点热得莫名其妙有木有? 比如,这几天网络里突然翻出新华社发布禁用词的事: 一时间,微博...
一些新媒体小编看了之后,都叫着说不会写公关稿了。你们,你们是认真的吗?
总有些热点热得莫名其妙有木有?
比如,这几天网络里突然翻出新华社发布“禁用词”的事:
一时间,微博微信的大V小V都争相转发,评论里或是尬怒,或是哀号,与新媒体、广告、互联网产品运营相关的大小圈子甚至用一种面临“凄风苦雨”的态度开始探讨以后的“公关稿”咋写,内容生产者即将面临严冬啥啥的。
淡定,别瞎激动,感觉如临大敌、束手束脚的小编要么是戏太多,要么是妹!文!化!
就算不是禁用词,你好意思用?
首先提醒各个转发“禁用语”的大号小号以及广大网友,此文是否为新华社官方正式宣发,尚待证实,截至我们这篇推送发出前,运营君在新华社的公众号、官方网站均未查到此文章。
不过呢,运营君并不是说这篇“禁用词”稿件是假的,毕竟网络上这么大的动静也不见新华社站出来声明什么。综合来看,这篇“禁用词”应该是新华社用于规范自身工作而提出的“内部要求”,并非法律法规,对各地媒体、出版机构也没有约束力。
说白了,其他媒体、广告人犯不着那么激动,新华社提出“禁用语”是为了让官方的新闻报道更准确、更规范。那些感觉不能自由呼吸、无发自由发言的小编们,一方面你们有被害妄想症,一方面你们口味有点重啊,随便来两段“禁用词”看看:
运营君真是想看看那些为“禁用词”哀悼的小编们成天写的都是啥玩意儿,这些词就算不特意规范,估计正常的小编们用到的也不多,尤其是在官方性质的媒体上。
除了规范新闻报道的用词,这篇“禁用词”实际上也在提醒我们应该倡导一种网络文明:好好说话,好好做事,别拿贱格当风格。运营君甚至希望这篇“禁用词”真的写进法律法规,这种“禁”并不会给自媒体、广告人及内容创业者造成限制,反而能帮我们清除那些不合格的小编,不合格的自媒体。“禁用词”的背后,是大量污染网络的垃圾稿件和账号,禁了就禁了,有什么可惜。
禁用词能帮我们找选题啊亲
即使不探讨规范和纪律,这些“禁用词”对自媒体小编也是有很多好处的,如果百十来个“禁用语”就让一些小编觉得没法写稿了,那就真的别写了,这样的小编干不了这行。一没觉悟,二没技能。
反向思考的话,这些“禁用语”对我们运营公众号有很大帮助,每个“禁用词”的背后都是有“故事”的,不管你是做哪类内容的,只要技能过硬,甚至可以从中开发不少选题。
比如,“影帝”、“影后”这样的词被禁,很多人不太理解,其实这种头衔并不能真正描述演艺人士的成就与行业地位,而真正注重品质的演员,也不太用这种功利性强的名号。毕竟圈里有太多“野鸡奖”,太多星星顶着帝后的名头,实际上拿不出像样的作品。你看,选题来了,如果你是做娱乐内容自媒体的小编,就可以借“禁用词”的热点来个《“野鸡影后”大盘点》的稿件。(顺便得罪很多人,然后你就火了)
再比如,有些禁语在大众的认知中禁得有些莫名其妙,像“哇噻”这种,就是个语气词,怎么就是脏话了呢?这个词是随着台湾小说、影视剧传进大陆的,大家并不了解这个词的语源,感兴趣的可以查查,“哇噻”确实是一句脏话。然后,选题又来了,我们可以搜罗一下类似的流行语,来一篇《你怎么是个满嘴脏话的小编》,这适用的内容类别可就多了,跟文化、网络沾边的都可以写写。(啥?你说你不知道那么多脏话?真乖。)
有趣的文字从来没有障碍
运营君反复学习了一下那篇“禁用词”,除了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一些流行语汇,这篇文章还提到了“法律类用词”、“国际关系类用词”等方面的内容,很长知识,尤其是没有做过传统媒体的小编们,一方面看看做大事的新媒体要掌握多少知识,一方面学学如何变换词句来精准描述一件事情。
其实在传媒行业,不只是新华社在做“禁用词”的要求,很多媒体、行业协会都在倡导语言规范的事。有脑子的媒体人不会觉得“禁用”一些词汇能给创作造成不便,甚至主动去清理、回避那些糟烂的文字。
作为内容生产者,不该为文字所困,我们是文字的使用者,需要开发的是文字使用的创意和内容趣味,对于语言丰富的人来说,“禁用词”不但不会成为写作障碍,还会促使创作者写出更有意味的句子,不带一个脏字儿能骂人,不带一个酸词儿能写鸡汤。像我们运营君小仙女,再来200条“禁用词”,也不会伤筋动骨,没办法,就是这么有实力啊。
最后还要提醒一下,虽然新华社的“禁用语”对各位没有约束力,但是商业用的广告、软文、公关稿、新闻稿措辞确实不能随心所欲,《广告法》及相关违规禁用词汇早已明文发布,与其围着新华社的“禁用词”胡说八道闹笑话,不如好好研究我们自己的业务啊,毕竟“一言不合”就可能罚光光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