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23日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而此前博客时代已诞生了诸多著名博主,微博正在顶峰,一些草根大V也抓住了一波红利,但直到微信公众号的上线,自媒体一词才开始逐步进入社会...
2012年08月23日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而此前博客时代已诞生了诸多著名博主,微博正在顶峰,一些草根大V也抓住了一波红利,但直到微信公众号的上线,自媒体一词才开始逐步进入社会主流的视野。
上周我参与了地心引力工场的学习,一周时间听了七位自媒体人的分享,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当下诸多百万大号的运营者,当初很多都是不经意间入了这个行,赶上一波流量红利,迎来粉丝的高速增长和积累。而四年多后,2017年的今天,不少微信公众大号的阅读量都呈现腰斩,站外流量平台不断崛起,于是很多人纠结如今做自媒体是否有出路。
在笔者看来,我们首先需要明白自己想要去做自媒体的初衷是什么?我上面说,一些大号早期幸运的赶上了流量红利,并且帐号创始人,很多最开始都是将公众号当作一个兴趣爱好去运营,单纯的通过一个平台,自己写写文章,分享给身边的人。也就是说,这些大号创始人的初衷,并不是说去创业,做自媒体,或想着以后能如何发展,只是想要喜欢写点东西,并且通过文字与他人交流。
而这些运营者由于以前经验的沉淀,不断优化产出的内容,并对运营数据进行缜密分析,再加上一些好的推广方式和机遇,才有了后来的大号。可见一个领域,进入的早,确实有先发优势,但对于最后的结果,却并不是必然,想要运营好一个公众号,还有很多其他维度的因素。
而做自媒体可以带来什么?很多人想到的第一点就是钱,确实一个自媒体大号,常规的接广告,为电商导流等等,赚的可不少,但那也只是极少数人能做到的。而如果你是以这个目的去思考,2017年做自媒体是否合适,我建议你可以先数数自己手中的资源,你拥有什么资源、拥有什么能力,去让你支撑起这个想法。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认为运营自媒体的价值,在于让自己养成一个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很好地去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写作,本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能够打开自己的思维,并让自身的逻辑能力更为严谨。而长期坚持的写作,或其他类型的输出,无疑在向大家去展示我们自身。
我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你如果觉得一个人装逼,一天两天,那确实是装逼;而如果一年两年,他如果能够天天如此,那则是真的很牛逼。比如,那些每天早起打卡的人,每天坚持跑步的人,一天两天觉得还好,但如果一年、两年,天天如此,我个人是很钦佩的。而一个人做自媒体,坚持写文章,做内容,一篇、两篇还好,如果坚持一年、两年,我想是值得他人尊重的。忽悠人可以一次、两次,但是去看一个人长期以来的输出的内容,我觉得是可以判读出其的价值观的。
而我一向认为,关于个人品牌很重要,但同样前提是有内涵的支撑。个人品牌运营好,将可以赢得诸多好的机会,比如一份工作的机会,一个投资的机会,或是拓展一些优质的人脉。有时我们忘记一个东西在哪,怎么找都找不到,可是当不找时,其自己就出现了。有些人一直努力的去扩展自己的人脉,去找一份工作;可是如果能运营好个人的品牌,则是他人主动来结交你,猎头主动找上你,给你介绍工作。今天新下单了一本书《穷查理宝典》,其中有句著名的话,“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想要一个好的个人品牌,就得配的上这个“好”,而做自媒体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打造个人品牌的方式。
明白自己做自媒体的初衷,接下来重要的是如何去做,笔者自己的号写的过于随意,不具备参考价值,而我上周听的分享学习中,总结出来一个好的自媒体人,输出的内容需要具备三个核心:有料、有趣和价值观。有料是指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独立的分析框架和逻辑,尤其是能发出一些预见性的看法;有趣指的是语言简洁、幽默,能将负责的事物和逻辑给形象化,并且对于经典文化和网络热点能够信手拈来;而价值观则是对于热门事件有着鲜明的态度,并且这个非常鲜明的价值观立场,贯彻始终。
对于做自媒体而言,相比2013年进场时的那波微信流量红利,2017年也有着当下的机会,比如多平台的分发,今日头条、新浪看点、百家号的崛起,以及上周阿里大文娱中刚改名推出大鱼号等。而除平台外,还有传播的载体变化,从以前的文字至2016年的直播,而今年开始各平台大力推的短视频,无疑蕴含着新的机会。关于短视频这波,让快手这个四五线城市人群使用的APP,浮现在主流群体的面前,并且在上月获得腾讯新一轮投资;同样也让阿里下决心,以主打短视频,再次扶出消沉已久的土豆网。关于建议,我只想说一点,适合自己的最好,无论选择主战平台还是载体。
总而言之,想要从事自媒体创业,造出一个百万大号,机会肯定有,但需要掂量下自己的倚靠,是有资源或是有足够的能力经验积累。而大多数人而言,业余做下自媒体不仅可以提升自己,还有利于个人品牌的输出,并且2017有着一些不错的机会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