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纪中展 最近几个月,龙泉寺这座千年古刹现代寺庙又一下子成为了热炒的话题,被更多的媒体所报道。 这些话题不是谈佛法,而是把龙泉寺戏剧化,或者武侠小说化了。 比如: 1、...
文/纪中展
最近几个月,龙泉寺这座千年古刹现代寺庙又一下子成为了热炒的话题,被更多的媒体所报道。
这些话题不是谈佛法,而是把龙泉寺戏剧化,或者武侠小说化了。
比如:
1、几年前,微信之父张小龙正处于事业的低谷,开发了QQ邮箱后一直找不到新的方向,有一次从广州到北京时来龙泉寺散心,在与寺中扫地僧攀谈后,发现对方居然懂得技术和产品,在扫地僧的开悟后,回到广州闭关1年,微信终于大成。
2、几年前,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柳智宇(曾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奖)放弃麻省理工大学的全奖,到龙泉寺出家。然后大家发现,龙泉寺内居然聚集了很多清华北大的博士硕士本科生,据说龙泉寺已经成了北大清华的后花园,而且在龙泉寺出家不是211学校的不收。结果前几天又传中科院计算所的一位博士生导师到龙泉寺出家,使其指导的博士难以如期完成论文答辩。
3、对了,还有最近的一个转得非常火的文章,当然也借了时下最流行的互联网思维这个新词,说龙泉寺是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的寺庙。不仅如此,还说龙泉寺内有很多极客法师,都是国内顶尖的程序员和技术等等。
4、对了,为了说明龙泉寺多互联网,还有一个说法是龙泉寺的僧团全部用IPAD来读经,寺内已经高度移动互联网化,比如布满了WIFI,人人都是智能手机等等
做为过去几年时间与龙泉寺结缘的,并在龙泉寺皈依,最近又在发起“幸福乡村图书馆”(是龙泉寺发起的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旗下的项目)的老纪,认为有必要让大众了解一个真实的龙泉寺。
龙泉寺,座落在北京西山凤凰岭山脚下,始建于辽代应历初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解放前香火很旺,施茶施粥普结善缘。后来渐趋沉寂,更改为民用。
2003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大和尚带着5位法师从福建到北京重建龙泉寺。
那时的龙泉寺,一片破败,师父(学诚大和尚)用慈悲和智慧感召,开始修复龙泉寺,在经过一年多的奔波后,“龙泉寺申办宗教活动场所”才审批通过,直到2005年才开始有正式开放,又历经十年有大成。
在修复龙泉寺(与其说修复不如说重建更恰当)的过程中,学诚大和尚完全靠佛法,靠慈悲与智慧来感化。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学诚大和尚包括龙泉寺从来不主动募捐的,完全是靠信徒发心来捐助。
此后,有很多到龙泉寺参观修行的人都会问,龙泉寺建造的这么好,花了多少钱。师父的回复是不知道花了多少钱。确实如此,一般世俗的建筑都是做减法的,也就是事先设定预算然后分包,而龙泉寺的修复是做加法的,而且很多物料都是师兄们捐赠的,已经没法计算出费用了。也有很多人奇怪,你一个庙怎么用的材料都是这么好的,他们不理解,因为龙泉寺是按照这个庙可以存续几千年的心态来建造,当然要用最好的材料,用最好的发心来建造。
这里面有个小故事,2004年师父在山上带领弟子们修庙,当时就是几间小房,冬天冷的受不了,师父给仁爱基金会当时的理事长林师兄发了一条短信“太冷了”,之后林师兄赶快到山上安装暖气等等。
在当时,师父带着法师们也是一砖一瓦的去搬运去做工的。师父一直强调要行经,也就是修行更要去做,而不要去说,这极大的感召了更多的弟子们发心来共同去建造寺庙。
去过龙泉寺的都知道,龙泉寺没有宏大的大殿,没有高达几十米的佛像。龙泉寺修的最多的是僧团和居士修行的场所,师父说过佛在哪里都能拜不一定要气派的大殿,但把宿舍修好,把修行的场所修好,更利于弟子们修行,这才真是为弟子们好。
回到上面的那些传言,张小龙是不是因为在龙泉寺的清修和被扫地僧的点拨后才做的微信(你不觉得很有金庸小说的感觉吗),老纪不能确认,但龙泉寺每日确实有非常多的人来结缘参观清修,而且在山上常驻的居士/志愿者们一般都有3-400人,遇到一些节假日最多会到1000人,每天在山上吃饭的一般都是400多人,大年初一更是达到2000人。在山上只要拿身份证就可以住(是不收费的),不用身份证到山上在饭点可以随时去吃的(更是不要钱的),这么多年下来也没有把龙泉寺吃垮反而更兴旺。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有更多的人在清修中解决自己心中的困惑就不得而知了!